时间:2022-03-1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江城 - 小 + 大
每年的3月15日,很多企业都挺紧张。他们关注着各路媒体的报道,生怕自己上榜。甚至在此之前,一些企业可能就已经多方打听、疏通关系,力求平安度过3·15。如果3·15这天安然无恙,那有的企业可能马上会进入一种“3·16心态”:原本紧绷的神经立刻松懈下来,一切照旧、经营如常。 对这些企业来说,所有的精力都围绕3·15转,消费者权益保护仿佛变成了应试,工作只针对这一天展开。如果这成了一种普遍心态,无疑是进入了另一个误区。3·15的目的,是借着这一天唤起全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是让货真价实、产品安全、尊重消费者这些基本的商业道德成为企业经营的日常。而不是让企业在这一天前后突然发力,力求能够侥幸过关。 就以今年曝光的一些案例为例,无论是用脚踩的酸菜,还是6天速成的医美高级证书,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出现的,在某些行业内部,恐怕也谈不上什么秘密。更有一些涉事企业此前早有前科。问题的出现,恰恰是长期疏于监管的结果,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抹”过去。 如果企业精力全扑在3·15前后的左支右绌上,过了这天就进入“3·16心态”,在消费者权益上“躺平”,这只不过是拖延问题的解决时间。3·15不是个“表演时刻”,它是一次规则意识的集体强调。这一点容不得企业存在认知误区。 杜绝企业的“3·16心态”也需监管发力,加强日常化的有效监管。在媒体曝光后,往往能看到相关部门部署“专项行动”进行“集中整治”。这种力度是必须的,但这种力道如何贯穿到日常的市场监督中去,对相关部门来说依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终究是一个功夫在日常的长线工程,企业的不法行为和市场监管反复拉锯,稍有松懈就会反弹。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让这一天取得的成绩,贯穿到剩下的300多天中去,是3·15走过这么多年后给社会留下的新课题。 (责任编辑:吉贤) |
下一篇:“监管跑不过媒体”何时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