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周映 - 小 + 大
11月21日,记者从在百色市右江区召开的全区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安置点现场会议获悉,近年来,我区形成了各民族搬迁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走出了一条易地搬迁的“广西路子”。今年3月、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向全国推广和表扬我区以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经验做法。 “十三五”时期,广西共建成506个集中安置点,搬迁安置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壮、苗、瑶、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占搬迁人口的72.42%。2021年12月,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会同自治区民宗委,联合印发了《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点实施方案》,对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取得了良好成效。 各族搬迁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十三五”时期,我区将属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搬迁,“一步跨百年”到了城镇生活,并落实一系列帮扶措施,搬迁群众全面实现脱贫,并且一户至少有1人以上就业,收入稳步增加。 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安置点。自治区专门出台易地搬迁安置点规划设计和建设风格的指导意见,想方设法保护和传承民族风俗等民族特色文化,建成了一批具有苗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特色的安置点。有的安置点专门设立了民族特色展示馆,将各族的农作工具、服饰等进行收集展出,留住“乡愁”。 各族搬迁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形成了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自治区党委、政府专门出台进一步强化后续扶持工作的政策文件,让各族搬迁群众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的社区生活,逐步实现各族在空间、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目前,各族群众共同居住在一个安置小区,不同民族的家庭共同生活在一栋楼里,相互尊重各族之间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在安置点的“中华民族之家”,经常组织山歌比赛、民歌演唱等各个民族的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 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