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巴马专题 > 文章 当前位置: 巴马专题 > 文章

凝干群力量 聚合力攻坚 巴马努力在创城“大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时间:2023-06-01    来源:今日巴马    作者:苏瑞宁 - 小 + 大

干净整洁的街道,有序停放的车辆,一幅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公益广告跃然眼帘;交警有序引导人、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井然;背街小巷、城市乡村、街头巷尾,穿梭着一个个忙碌的“红马甲”,他们正在清除小广告、搬运陈旧杂物、清理卫生死角······巴马,正以策马扬鞭再奋蹄之势,努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大考”中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自中央文明办将巴马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级城市以来,巴马瑶族自治县党委、政府深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坚持高位推进,坚持统筹部署抓落实,坚持精准施策提实效,形成“部门上下联动、干群齐心合力”的攻坚氛围,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高位统筹推进 强化责任担当


巴马县党委、政府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安排,先后组织召开常委会(扩大会)、推进会、现场会等,对各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各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办公室及规划建设组、综合整治组、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组、宣传舆论组、经费保障组、督查指导组、追责问责组等七个专责小组,全面负责全县各项创建工作,形成全县统一指挥、上下贯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巴马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同时,建立健全创城工作目标责任制,先后制定下发《巴马瑶族自治县创建2021—2023年周期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2023年度巴马瑶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冲刺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建立“四家班子带头”管理机制,通过党政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县乡村三级领导及一把手亲自督导、亲身上阵。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全县30种类型501个网格化责任区均有网格责任单位和责任县领导,并落实网格长、“明白人”、网格员,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责任人员”四明确。建立“星期六工作推进日”工作机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利用星期六休息时间全面开展明城市创建工作,掀起全城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新热潮。


强化宣传引导 汇聚干群合力


创城靠民、创城为民。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度、参与率、满意率,营造人人参与创城工作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巴马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创城工作深入人心。


▲巴马金水河畔旁的文化宣传长廊。


今年以来,在全县沿街道路、景区景点、广场、入城大道等重点部位,新建50处大型户外固定公益广告。全县城区新增文化宣传长廊等公益广告近10000平方米,更换公交候车亭和站牌公益广告550余块。通过巴马电视台、今日巴马微信公众号、长寿巴马APP开设创城专栏,发布创城动态信息,设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以反面事例警示教育市民。在各类媒体发布正面宣传报道250篇,成效展示14期,发布正面短视频136条,推出警示教育不文明行为曝光台72期。全体党员干部入户动员各单位及沿街商铺利用LED屏、手机短信、宣传文化墙等媒介常年展播公益广告5000余条。


同时,通过谋划举办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编制创城专题文艺惠民巡演节目,深入社区、学校、村屯巡演;在乡镇、社区、学校、公共广场开展持续开展“共建共享文明城”“向道德模范、向身边好人学习”“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创城我参与 文明我先行”“烟头换鸡蛋”等主题宣传活动120余场,切实营造全民创城的浓厚氛围。

聚焦难点顽疾 靶向发力攻坚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巴马聚焦乱建乱搭、农贸市场整治、占道经营、公厕管理、老旧小区环境治理等难点顽疾,建立问题台账,采取部门联动、干群合力的形式,全面开展系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以赴打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坚战。


▲综合执法局对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


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整治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等7500余家,拆除破损广告105处,清理破损广告条幅134条,清理广告灯箱46个;重点对国省干道、景区景点道路沿线及居住小区、背街小巷乱搭乱建进行排查整治,发放宣传单3500多份,依法依规拆除乱搭乱建107宗,拆除建筑面积 1.1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乱搭乱建行为;“夯实”城市基础,维修高杆灯1632盏,整改市政照明设施线路255处,更换小区路灯1360个,更换提升井盖71个,硬化路面1500平方米,维修隔离栏1800米;背街小巷“白改黑”重点道路项目建设竣工7个,完成设计8个;狠抓交通整治,全面排查、巡查、整治占用停车位违规行为,清理“僵尸”车辆190余辆、违章停放车辆3.2万辆,处罚无牌电动车1700余辆、不佩戴头盔电动车驾驶员5500人次;加快推进三轮车辆整治,查纠违规三轮车300余辆,依法报废160余辆;同时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的停车位全面排查、重新规划,新增规划停车位300余个;“理顺”空中飞线,并完成17个居住小区、11个背街小巷路段主线捆扎、废线剪除工作,以及3个居住小区废旧皮线剪除和接入工作。

志愿服务暖心 文明之花绽放


近年来,巴马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围绕群众需求,唱响文明新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全县1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以“党史学习教育”“讲文明树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题,开展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文明劝导等各类活动150余场次,覆盖群众2万余人。坚持先进模范榜样引领,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新时代好少年”“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活动。目前共累计推荐评选和命名表彰各类先进典型82名,举办40余场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抓好文明城市、单位、村镇、家庭、校园“五大创建”,全县共有全国文明单位1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8个、市级文明单位6个,全国文明村镇2个、区级文明村镇9个、市级文明村镇14个。组建县乡村三级志愿队伍776支,注册志愿者5.3万余人,围绕“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社区邻里守望”“文明创建”“创城我参与 文明我先行”等主题,持续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有人气”的志愿服务活动2120余场,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创城倡议书5万多份,以志愿服务活动引领文明新风尚。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一块“金字招牌”,创城绝不是为了争一张名片,拿一块牌匾。巴马始终牢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宗旨,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奋勇攻坚,努力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不是一阵风,唯有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文明之花才能长久绽放,文明成果才能惠及千家万户。

上一篇:巴马凤凰:创新工作机制 壮大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下一篇:抓牢党员铸魂 抓好组织提质 抓紧纪律监督 抓实品牌创建 巴马出实招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桂ICP备19007823  |   QQ:12361417@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38号广西新谊投资大厦C座10楼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gxenews.com使用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