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08 阅读: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王宸 - 小 + 大
刚刚过去的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达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从“小众冷门”到“文旅新宠”的跨越,本质上是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升级的精准对接。在供给端,制造业企业的“营销思维革命”为这一业态注入核心动能。在传统广告投放模式边际效益递减趋势下,聪明的企业将生产线变为“品牌直播间”,把工厂园区打造成“体验式卖场”。蔚来第二工厂精心设计“魔方车辆存取平台”“飞地智能装配岛”等8大打卡点,通过空中参观连廊让游客直观感受智能制造魅力;嘉兴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将生产、科普、体验功能融为一体,78元门票撬动年文旅销售额超3000万元;河源农夫山泉工厂以15元门票附赠20元消费券的“超值模式”吸引家庭客群,这些创新实践打破了“生产禁地”与“消费空间”的界限,实现了“参观即营销、体验即转化”的商业闭环。数据显示,螺霸王产业园通过工厂游实现30%至40%的游客转化率,元气森林借助透明化生产重塑消费者信任,证明工业旅游已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性价比之王”。 需求侧的结构性变化则为工厂游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随着国民文化素质提升和消费观念迭代,旅游需求正从“景观观赏型”向“知识获取型”“体验参与型”转变。家长带孩子走进可口可乐生产线观察瓶子成型,学生在印刷博物馆体验铅活字拓印,游客在宁德核电站通过VR设备学习核能原理,这种“边玩边学”的模式精准契合了研学旅行的市场需求。与传统景区相比,工厂游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不受季节天气限制,门票性价比突出(多数低于100元且常含赠品),体验内容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天津港保税区工业游23.3万人次接待量、64.4%的同比增幅,以及236万元直接收入93.9%的增速,印证了这种“高性价比+强获得感”模式的市场吸引力。当迪士尼等传统主题公园门票动辄数百元时,歌斐颂巧克力小镇、农夫山泉工厂等“平价优质”选项自然成为家庭游客的理性选择。 政策层面的引导扶持为工厂游发展搭建了制度框架。国家文旅部将工业旅游纳入“文旅融合发展重点工程”,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工业遗址活化利用。青浦印刷园区在老厂房中开辟220米玻璃参观步道,用时间轴串联从新石器时代陶泥印记到数字印刷的文明史,每月接待游客超万人次,且学生团占比七成;成都东郊记忆保留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烟囱、水塔等工业符号,通过“所有权与运营权分离”改革引入专业团队,打造青年文化地标,实现平均驻留时间超3小时的运营佳绩。这些成功案例表明,政策引导能够有效激活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为工厂游发展注入制度动能。 从北京首钢的“工业涅槃”到宁德核电的“科普创新”,从青浦印刷的“文化传承”到柳州螺蛳粉的“味觉IP”,工厂游的发展实践不断丰富着文旅融合的内涵与外延。这种将工业硬实力转化为文化软实力、将生产场所转化为消费空间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制造业企业开辟了品牌传播新渠道,更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工业文明的厚重底蕴。当更多工厂能够讲好“中国制造”的故事,当更多游客能够在参观中感受产业自信,工厂游一定会超越“网红打卡”的初级阶段,成为展现中国产业升级成果、传承工业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为建设文化强国、制造强国提供坚实支撑。(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王宸) (编辑:韦吉) |
上一篇:冠军奖金100万元!中国—东盟(崇左)垂钓大赛即将开赛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