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0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朱永康 - 小 + 大
“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沙县小吃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还要完善,还要办得更好。”“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藏毯产业是符合青海实际的产业。”……今年以来,在贵州、福建、广西、河南和青海,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都留下了对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关心。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既有多样地理、多种气候,也形成了各有所长的多元文化。而特色产业往往同本地风俗传统、文化底蕴、历史传承、资源禀赋等紧密关联,“东酸西辣,南甜北咸”“南昆北弋,东柳西梆”,这些俗语都是在形容我国各地物产风貌各有千秋、各具特色。这些“特色”既是客观环境,也是取之不尽的资源,为我们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无限可能。 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特”字突出表现为优势、特长,以及难以取代性。有些地市盲目抢项目,到处撒“胡椒面”,导致产业同构、低水平重复建设,出现了“一窝蜂”、无的放矢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财政紧张。这不应该是发展产业应有的方式,发展产业必须厘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资源,科学把握差异性,找准定位,突出特色,为市场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不仅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投入的浪费,还可以培植出自己的主导产业,保证特色经济能够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 开发特色资源必须要产业化。产业化是成长壮大的关键,才能发挥出特色资源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发特色资源,不能是简单家庭作坊模式,而是要与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积极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踊跃参与到市场竞争中。特色资源的“拥有方”要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对接好需求,优化供给,掌握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生产思维和经营理念。 从长远、全局来看,发展特色产业对乡村振兴的作用非常重大。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首次提出地——浙江安吉,依托当地特色资源的竹业经济和白茶产业早已发展得如火如荼,并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态产业体系。近几年来,我们也看到,各地越来越多的乡村通过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实现脱贫攻坚,在特色产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特色产业的培育更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为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品质高起来,添一把火、助一把力。 (责任编辑: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