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7-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谭浩俊 - 小 + 大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此次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这次降准,来得有点突然,但也可以认为是如约而至。因为,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已经释放了降准信号。会议指出,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也就是说,降准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不过,此次降准,也似乎与以往有一些不同之处。以往降准,都是在市场资金比较紧张,各方呼吁比较强烈的情况下,放松货币政策、运用降准工具。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市场流动性并没有达到十分紧张的程度,那么,为什么会突然降准呢?显然,与当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中下游企业面临强大成本上升压力、经营难度加大等有着密切关系。 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持续上涨现象。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带给中下游企业的,就是成本持续上涨。而终端产品市场,又因为世界经济复苏步伐缓慢、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依然十分严重,就业状况不佳,消费市场难以有效启动。因此,无力消化来自生产领域的成本上升压力,只能由生产企业自行消化和承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给予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是无法承受的。 也正是因为充分考虑到了实体企业的实际情况。因此,给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负,就是最现实、最切实际的一种方式。而降准,则是缓解实体企业成本上升矛盾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因为,在消费端没有明显变化、上游原材料价格等又处于上涨通道的情况下,需求有可能会被压缩,那么,生产终端产品的中小微企业就会出现资金周转速度放慢、资金占用增多现象,需要的流动资金数量增加,资金的结构性矛盾就会呈现。如果能够出台降准等政策手段,对于解决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资金矛盾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在市场并未出现明显流动性紧张,中小微企业也没有像前几年那样表现出明显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下,央行要主动降准呢?这就是货币政策的超前谋划,是更好地预警预调,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吃下定心丸,避免因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心理紧张。一旦实体企业出现心理紧张和预期不好现象,整个市场就会出现恐惧气氛。而主动降准,能够对增强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信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此次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要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即将到来呢?笔者认为,不大可能。一方面,在市场流动性已经非常充裕的情况下,不适宜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更何况,此次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已达万亿,足够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不大可能再出现继续放宽政策现象;另一方面,决策层也没有释放政策宽松信号,此次降准只是依据市场需求变化,对政策的一种策略调整,政策的整体格局不会变。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就不可能让货币政策太过宽松,而是张弛有度。 (责任编辑:吉贤) |
上一篇:以特色产业助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