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经济时评 > 文章 当前位置: 经济时评 > 文章

理论 | 打造“数字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01-2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孟雷 - 小 + 大

      数字经济深刻形塑着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值得关注的是,数字文明下的数字鸿沟、数字安全、数字滥用、数字垄断、数字霸权等问题,凸显了加强数字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数字经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明了新时代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与向善治理的方向。2021年11月11日,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会强调,全党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为新时期更好地发展数字经济,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本文提出“数字友好型社会”的框架性命题,并就建设“数字友好型社会”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数字友好型社会”框架性命题的提出

      2020年8月,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发起的首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发布了《世界数字友好宣言》,首次提出“数字友好”理念。本文以“数字友好”重塑社会发展理念,是将当前过度的数字主义化趋势与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理念有机融合,以期扭转泛数字主义价值观,旨在强调数字主义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实现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认为,数字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数字系统包括技术及其产品、服务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数字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核心要义包含两方面,一是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二是使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福祉与全球治理改善,高质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友好型社会是由数字友好型技术、数字友好型产品、数字友好型政府、数字友好型企业、数字友好型产业、数字友好型学校、数字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建设“数字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数字治理迫切需要数字友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极大提升了传统治理场景的动态性、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治理边界从传统线下治理空间拓展至数字治理空间,产生了诸多新的数字治理难题,迫切需要构建数字友好关系。一方面,数字治理与体制机制存在一定矛盾。数字时代的信息扁平化流动及开放型组织结构与官僚制原有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信息传递规则不相适应,政府治理理念、治理能力、公共管理人才等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需要。另一方面,数据安全与数据利用存在一定矛盾。数据利用的标准和边界不够明确,政务数据的经济社会赋能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第二,数字经济紧密依托数字友好。数字经济作为工业4.0的重要表现形式,深刻改变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高达39.2万亿元,占GDP比重攀升至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十四五”纲要重视发展的数字产业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字的人性化设计和人文关怀,以使数字发展向善,确保数字经济服务于社会和谐与稳定,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脱离“以人为本”理念的数字经济必然带来社会不公与社会失序,甚至带来潜在的经济风险与安全风险。

      第三,数字安全高度依赖数字友好。当前,数据安全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强数据安全治理已成为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不过,数据安全治理,仍然面临诸多不友好、人性化不足、治理混乱的问题和挑战。一是恶意程序、软件漏洞、黑客攻击等网络技术层面问题,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将呈现出更加多样、复杂、精准和规模化态势;二是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不良信息等社会层面问题,涉及监督管理和标准规范,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应对;三是数字金融、数字资产、数字技术等经济层面问题,带来经济、金融风险加大,亟需系统应对。可以说,数字安全高度依赖数字友好,无论技术本身,还是社会应用、金融风险防控等,都离不开数字友好体系建设。

      第四,数字民生亟需强化数字友好。民生服务的数字化革新,是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交通出行、智慧商圈、医疗康养、便捷物流等,这些深嵌于民众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核心都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推动力。但要看到,数字民生建设还存在很多地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同受众群体如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之间存在巨大的数字鸿沟问题,不公平、不普惠的问题和挑战普遍存在。数字民生背后的“数字权利”与“数字权力”问题亟待关注,数字民生亟需强化数字友好,以利于强化底线民生、优化基本民生、深化质量民生。

      第五,数字合作根本要求数字友好。

      数字技术正深刻形塑着国际秩序和地缘政治,并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和必争之地。近年来,美国举全国及其西方盟友之力围堵中兴、华为等企业,切断中国芯片供应,禁止中国投资并购西方高科技产业特别是数字技术企业;蓄意抹黑中国“一带一路”是以数字技术监控共建国家的阴谋等。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的数字技术实力以5G技术为代表已经逐渐领先世界,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疑虑和恐慌;另一方面,也凸显了我国面临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形势下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数字发展故事、传递中国数字友好理念的严峻挑战。因此,数字合作,特别是依托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数字合作,有必要从根本上树立数字友好理念,讲好中国数字友好故事。

打造“数字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建议

      第一,积极加强数字治理,建设数字友好型高效政府。

      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政府应积极加强数字治理能力,建设数字友好型高效政府。一是数字政府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数字政府评价权交给群众,逐步建立和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数字政务服务及其它各项工作的常态化评价工作并纳入政府考核机制;二是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关系,搭建省级层面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技术平台,推进数据开发利用技术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着力提升中台建设能力,对基层创新性应用保持开发和鼓励态度,强化技术应用和需求导向。同时,要不断加强政务数据的经济社会赋能作用;三是要积极引导数字向善。政府要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积极作为,特别对数字平台经济、数字垄断等加强监管,完善《反垄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数字技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数字技术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

      第二,加快提质数字经济,建设数字友好型智慧社会。

      尽管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占比重已达到38%左右,但只有7.2%是数字技术的产业化。如果要保证GDP达到5%的增长速度,那么数字经济增速就需要达到10.4%。数字经济提质增效,要致力于建设数字友好型智慧社会。一方面,要实现广泛赋能,即在应用边际和深度上都要继续扩展,在消费、旅游、交通出行、医疗教育等方面深度应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要注重数字伦理顶层设计。积极构建国家级数字伦理委员会,汇集数字伦理相关领域知名政府专家、高校学者、科学家、企业家、法学家、NGO组织领袖等,适时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和法律法规,以不断规范数字经济发展。

      第三,高度重视数字安全,建设数字友好型安定社会。

      高度重视数字安全,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要在技术层面、社会层面和金融层面着手,建设数字友好型安定社会。一是技术层面,要积极引导、发展壮大数字安全产业。完善数字安全法律法规,优化产业政策引领;发挥市场配置要素的作用,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新兴技术研发,驱动数字安全创新变革。二是经济层面,要加强对数字产业或企业,特别是平台经济的监管治理力度;加大对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数字货币等的监管或整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围绕数字安全建立和完善相关国际规则和标准等。三是社会层面,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国家级数字伦理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大力保护数据权益和个人数据隐私;深化数据要素融合共享并维护数据安全;围绕数据安全建立相关安全标准体系等。

      第四,稳步改善数字民生,建设数字友好型普惠社会。

      民生服务数字化,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数字经济硕果和福利,建设数字友好型小康社会。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数字化建设,重视对弱势群体、老少边穷地区群体的数字民生保障,将民生保障网织密织严织实,不断提升城市和乡村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而言,要利用数字技术加强食品安全溯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别是改善应急管理和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医疗服务水平,利用数字技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数字教育水平并向中西部贫困地区提供优质教育公共产品,以数字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加强“碳大脑”平台建设以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强智慧康养社区建设以服务老年群体,以及在民众出游、出行等方面不断改善数字民生,建设数字友好型小康社会。

      第五,大力推进数字合作,建设数字友好型“一带一路”。

      数字合作,特别是国际数字合作,既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毫不动摇,又要积极推动构建有利的数字合作国际环境。其中,建设数字友好型“一带一路”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加强国际合作、化解地缘政治矛盾和冲突的关键一环。在推进“一带一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基建”方面,要积极与沿线国家加强政策沟通,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起建设数字友好型“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和共建国家共同发布《“一带一路”数字友好国家宣言》,主导制定相关数字合作友好标准,倡导和推动世界数字友好城市建设,构建数字友好指数评价体系以加强世界数字友好城市水平评估和国内数字友好城市水平评估,不断促进城市数字营商环境改善。要加强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数字友好型“一带一路”方面三方合作共建,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数字治理先进经验,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数字友好水平。


(责任编辑:吉贤)

上一篇:国产新能源汽车销售惊喜含金量不足

下一篇: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是内需拉动为主

桂ICP备19007823  |   QQ:12361417@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38号广西新谊投资大厦C座10楼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4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gxenews.com使用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