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2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席昱梅 - 小 + 大
在崔保东看来,垃圾分类这件“小事”深深地影响着百姓生活居住的环境和健康,是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他说:“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大量投入和宣传引导,加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意识。最难解决的问题在前端,在于实地参与者的意识,也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当然还有与之配套的运输、后端处理问题。” 他,是一个实干家,是国内知名的文化艺术投资人。于2005年创建了闻名全国的北京环铁艺术城产业园区,助推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市场。 如今,他华丽转身。致力于垃圾分类事业,创建的虹巢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问题。他,就是北京虹巢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崔保东。 关于“垃圾分类”这一热门话题,崔保东日前接受了中华工商时报记者的专访。采访过程中,他提到最多的就是“造福百姓”和“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朴素的言语中透露了一个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迷路”走出的环保情 崔保东,中等个子,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身材稍稍有点发福的他,为人非常谦和。作为70后的企业家,在京城艺术圈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平日爱穿休闲、运动装,没有一点“艺术范儿”。近几年,他因致力与“垃圾分类”,受到了媒体和各级政府领导的关注。 说起自己的“垃圾”情缘,崔保东认为是在一次“迷路”中遇到的。“我朋友家住在别墅区,从他家出来后不经意间走迷路绕到了一个小山坡后面,那里到处是垃圾,原本挺漂亮的一个小公园变成了异味熏天的垃圾山,那个场景与整个小区非常优美的环境完全不搭……” 正是那一次的迷路,让崔保东内心萌生了做“垃圾处理”的念头。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解决垃圾分类?成了他整天思考的问题。崔保东给人的印象是不善言谈,但做起事情来却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他顶着家人和亲友的各种劝阻、质疑,怀着“节能环保,美丽生活”的美好愿景与使命,毅然决然地投身于垃圾分类事业。 起初,为了把垃圾分类这件事做好、做实,他带领员工在北京市朝阳区选了六个社区垃圾堆放点,把居民每天的垃圾分类后进行称量,进行数据分析。“每天从早上五点多到就到垃圾站旁边蹲点,一直守到晚上没人扔垃圾了才收工,20多天下来感觉比收废品的还累。虽然累,但也更加的认识到垃圾分类的意义所在。” 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2016年3月初,成立了北京虹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就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专家建立合作,正式展开了研发生产。并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团队研发设计,于2017年底推出了虹巢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虹巢智能环保垃圾屋。 他说:“这几年连续投入了1000多万元,也说不好哪天开始才能有回报。从企业角度讲不赚钱,可是垃圾分类有益于社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再难,也得坚持下去。” 显然,虹巢智能环保垃圾屋的诞生,让崔保东对这个深不见底的事业看到了希望。 “我们的智能系统,就是要让一切变得简单。只有简单的方式,才是百姓容易接受,容易落地施实的垃圾处理分类方式。”正如其所言,虹巢智能环保垃圾屋利用可追溯性、动态实时性等技术特点,使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过程信息化,使环卫部门可实时掌握小区垃圾产量和清运情况。不仅实现了从分类回收到分类效果监督、储运消解系统的全程监控,还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开辟了面向未来垃圾回收法制化之后的接口。 做有责任敢担当的企业家 众所周知,“垃圾处理”是一直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生活垃圾分类,更是很多环保企业都不愿意去碰的事情。可在崔保东看来,“有些事,不能完全以是否赚钱去衡量它的价值。” 在谈话中,不难感觉到崔保东不仅有着一个企业家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还满怀着对社会责任的使命感。他告诉记者,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更是信心满满,如沐春风。 在崔保东看来,垃圾分类这件“小事”深深地影响着百姓生活居住的环境和健康,是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他说:“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大量投入和宣传引导,加上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对垃圾分类已经有了意识。最难解决的问题在前端,在于实地参与者的意识,也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当然还有与之配套的运输、后端处理问题。” 他认为,作为行业企业,要从源头抓起,通过的现代科技手段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要做,就要解决核心问题”成为了崔保东及其团队一致努力的目标,也正是这份决心,虹巢科技才得以在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系统上获得了先发优势。 在崔保东的带领下,团队以攻克“核心难题”为目标,全力探索“最简单、最容易被百姓接受”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最新虹巢智能垃圾分类系统2.0基本解决了最困难的前端问题。通过试点,可以达成居民垃圾分类的知晓率100%,参与率80%-90%,分类率70%-80%,分投率达到95%。 目前,虹巢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使用实效,不仅深受百姓的喜爱和媒体的关注,也受到了北京市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同时,企业在垃圾智能化分类领域赢得了话语权。 2017年在北京市政协议政会上,作为北京市工商联会员企业代表崔保东作了关于智能垃圾分类的交流发言,观点与建议获得了“北京市统战系统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18年8月北京市工商联主席燕瑛,副主席王报换,海淀区副区长陈双,朝阳区工商联党组书记王素荣等领导均来到北京虹巢环保海淀区肖家河社区试点参观调研。今年6月-7月,该试点陆续迎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北京市人大主任李伟,朝阳区区委书记王灏,区长文献,朝阳区政协主席陈涛,副区长刘海涛及其他省市相关领导二十余批次参观考察。 说到“分类”的意义,崔保东侃侃而谈,而提及取得的成就他只是微微一笑。在他看来,作为环保企业任重道远,要想发展壮大,为青山绿水战略做贡献,还得把“实用和好用”作为发展的基准,不断创新。 崔保东认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城市人群的生活习惯、文化习惯,理解垃圾处理的全产业链结构,才可能真正做出符合该地区人民生活特点的、有很强民众适应性的垃圾分类模式,才能解决垃圾分类处理长期存在的核心难点问题。他告诉记者,“虹巢分类模式”将通过持续的产业化、服务模式、运营模式、技术升级和创新,创造出适合不同城市环境条件下的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规范建议。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不断迭代更新技术及产品,推动城市环卫综合服务形成一个基于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的垃圾分类智慧体系。 大数据时代应精准施策
“垃圾分类,从设施建设到收运处理流程设计、从市民素质到社会动员,都检验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崔保东已然成为业内专家人士。谈起垃圾分类,他不仅从专业上精通,对于大的整体环境和行业趋势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北京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以来,垃圾分类工作实施至今已有18年之久,相关部门推出不少举措,但效果不明显。崔保东分析称,现在该行业是以政府补贴形式为主,企业运营为辅的模式。要改变当前的模式,就要从源头分类做起,采取智能化手段,取消国家补贴,彻底市场化,迎接即将到来的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时代。 就此,在2018年的北京市政协议政会上,崔保东以“大数据时代超大社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应精准施策”为题作的发言,从“制度设计、信息采集、设计流程、鼓励社会资本合作、提升便民程度、鼓励社会资本合作以及考核制度”等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获得了年度“北京市统战系统参政议政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他认为,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为精确到家庭甚至个人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提供全流程信息技术支持。目前,虹巢打造的智慧环卫系统,采用虹巢独创5级管理模式用大数据对整个链条进行全过程管理,有效联动“政府、企业、居民”三个关键主体,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善于坚守,勇于担当”是一个企业家弥足珍贵的精神。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立法程序的逐渐启动、实施,虹巢科技作为以整体垃圾分类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环保领域专业服务商,基于多年垃圾分类产业的经验,以垃圾源头分类服务为业务核心,以技术为导向,以全套运营服务为手段,实现企业的稳步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环保事业做贡献。 |
下一篇:孔建国:致力于做百年企业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