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企展台 > 产业信息 > 文章 当前位置: 产业信息 > 文章

智能人力新生态时代或将到来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开发岗位需求增速达153%

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蒋元锐 - 小 + 大

       在AI时代,HR如何通过人机协作实现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升级与转型,面对AI技术可能带来的职业替代效应,企业如何调整人才战略以应对挑战?


      日前,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发院)、智联招聘与CHO100联合主办的第36期《承泽论坛》暨“人机共生:HR战略的智能重塑”举办。会上,行业从业人士介绍了当前人力资源的机遇与挑战。


      重构人才价值链


      数据显示,AI相关岗位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开发岗位需求增速达153%,根据“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来看,编辑/翻译岗位受影响程度从2022年0.80升至2024年0.89,客服、销售、金融等职业的替代效应也正在发生。


      面对岗位需求结构的变化与职业替代效应带来的变化,企业不仅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更需要引入“人机协同”的创新理念,将AI与人力资源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技术与人性的双向赋能。


      “领导力不是控制人,而是解放人,激发人,成就人,这一点在AI时代更为重要。”北大国发院教授杨壮认为。


      北大国发院助理研究员、北大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认为,在AI加速全球人才流动的背景下,更需要“人机协同”弥补人才短板,把语言-流程-合规-市场-人才的碎片拼成闭环。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人力资源官高岚认为,“AI时代,人机协同是关键”,即AI从基础性工作辅助,到AI迭代内容及产出、AI自主工作、人更多和AI打交道,到最终AI成为个人工作教练,随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未来的HR必须成为‘人机指挥官’,做好人才战略实施。而统筹人和智能体之间的协作,将是今后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挑战。”高岚表示,坚信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重要的是加强员工体验。


      “AI时代HR的核心角色是组织变革的催化剂”。新浪集团人力资源副总裁周俊哲表示,AI战略下,从组织角度,面临组织重构、流程变革、文化变革,从人才视角,人才结构和能力要求将会发生变化。


      人机协作成为新常态


      据智联招聘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5年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显示,70%的企业已在HR管理中应用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无边界组织’已从理论走向实践,而‘人机协作’正成为新常态。”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呼吁,企业从技能重塑、职业流动性、企业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重新思考人才战略。


      “‘未来人才能力框架’将由战略导航能力、协作增效软技能、复合型硬技能和数字基础能力构成。”李强认为,企业需要重构人才价值链。这要求管理者能力模型率先升级,数字化领导力的四大核心能力应该是数据决策力、混合团队管理、敏捷项目设计、复杂系统控制能力。


      复合能力是必备条件


      在组织进化的过程中,HR将起到关键性作用。面对AI效率革命带来的压力,HR需要加速转型,重新定义自身角色与能力模型。


      李强认为,HR正从流程执行者进化为人机协同架构师,核心价值在于动态平衡效率与组织韧性。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AI的冲击,高阶思维能力、情感共鸣与创造力将成为职场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王进杰认为,“领导力即影响力”,职场人在AI变革时代需要平衡业绩表现、人格魅力和领导认可之间的关系。在技术不断迭代与行业深刻变革的当下,仅仅依靠过去的经验已难以持续获得竞争优势。


      “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快速适应新环境并掌握新技能,成为应对不确定性的重要保障。”王进杰建议。


      李强提到,未来HR需要更加关注新生代员工的成长诉求,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技能的变迁将会加速,企业除了要关注长期成长,也要重视短平快的能力迭代,懂得使用先进技术和工具的员工,更有可能助力公司成长。(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蒋元锐)


(编辑:韦吉)


上一篇:广西“钦州造”智能风机叶片首次出口南亚

下一篇:“上思速度”创奇迹!广西四野牧业现代化肉牛产业集群正式投产

桂ICP备19007823  |   QQ:869617850@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36号青湖中心1405号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5 广西新经济网 版权所有www.gxenews.com Powered by GX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