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9 阅读: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叶涛 - 小 + 大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围绕行业应用需求和基础能力供给协同推进,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深入推进《意见》实施,将有助于顺应和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演进规律,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构建更高水平人工智能国际开放合作。 民营企业是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力量,为人工智能提供了广泛、多元、灵活、高效的应用场景。从电商平台的智能推荐到制造工厂的柔性产线,从医疗影像的AI诊断到农业大数据的精准耕作,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不断推陈出新到智能机器人进工厂、进家庭渐成趋势,民营企业的创新实践早已渗透千行百业,彰显出"人工智能+"的巨大潜能。《意见》围绕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6大重点领域前瞻谋划"人工智能+"工作着力点,围绕模型、数据、算力、应用、开源、人才、政策法规、安全8个方面系统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体系,绘出了人工智能发展清晰的路线图。在这一旨在重塑人类生产生活范式、促进生产力革命性跃迁和生产关系深层次变革的重要行动中,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 勇立潮头,要在技术创新上当先锋。人工智能竞争的核心在于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前沿领域的开拓引领。《意见》强调,要加速"从0到1"重大科学发现进程,加速"从1到N"技术落地和迭代突破,特别强调创新的基础性地位。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关键企业数量超过4500家,其中400余家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第一季度,新设人工智能软件研发类民营企业25.4万户,显示了民营企业抢抓人工智能赛道的强劲势头。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要在算法突破、芯片研发、框架构建等基础层,以及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开发等关键技术层加大投入,力争在"卡脖子"领域实现突围。同时,要着眼未来,布局通用人工智能(AGI)、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积累颠覆性创新的先发优势。 勇立潮头,要在产业融合上做主力。"人工智能+"的本质在于"赋能千行百业"。《意见》着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农业、金融、商贸、物流等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指明了融合的广泛场景。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64.20%的企业已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66.80%的企业已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传统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入融合,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深度融入市场毛细血管,最直接感触行业转型需求,在推动产业融合上具有特殊优势,要主动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智能活力。同时,要积极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有条件的创业企业要以智能为"原点",争做底层架构和运行逻辑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原生企业,为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蓄力量。 勇立潮头,要在坚守科技向善底线上挑重担。人工智能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涉及科技伦理层面,要以科技向善为原则进行规范和引导。"声音克隆"导致电信诈骗防不胜防,"换脸视频"引发的造谣诽谤时有出现,"AI幻觉"让生成内容真假难辨……"人工智能+"在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带来一些伦理和安全风险,既违背了科技伦理,也扭曲了市场规则。《意见》提出,提升安全能力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合规、透明、可信赖,体现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思维。民营企业处于人工智能研发、生产、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第一线,直接面对用户,必须增强责任感,主动践行伦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让人工智能真正造福社会、促进包容性增长。 时代浪潮,浩浩荡荡;全球科技,风起云涌。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今天,"人工智能+"的时代大门已经敞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奔腾不息。广大民营企业要以《意见》为指引,在"人工智能+"行动的广阔天地中敢闯敢试、锐意创新,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奋力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记者:叶涛) (编辑:韦吉) |
上一篇: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会暨全国优强民企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大会在沈阳召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