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07 来源:大化视点 作者:韦哲 - 小 + 大
大化镇流水村头水屯的大化湖羊养殖示范基地 为破解扶贫产业“小散弱”问题, 促进乡村振兴,大化瑶族自治县党委、政府把肉羊产业作为全县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创新引进新品种,创建“联建联养”产业新模式,推动千山万弄发展养殖百万羊,走出一条适合大石山区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政府主导,以“北羊南养”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 大化虽属石漠化片区,但群山叠翠、饲草丰茂、气候温和、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越,肉羊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上世纪90年代初,大化县实施了“贷羊还羊,还羊再贷,滚动发展”项目,并取得成功,全县上下掀起山羊养殖的高潮。 但是,当地的山羊品种繁殖能力低、养殖周期长,单家独户养殖模式对植被造成破坏等因素,严重制约肉羊产业发展。如何在传统养殖基础上找到突破口?大化县党委、政府决定立足“中国绿色食材基地”品牌,在推动年养殖出栏30万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七百弄山羊及10万只努比亚山羊的同时,寻找引进新品种,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经多次外出考察论证,2019年6月,大化县与安徽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约,一批批多胎多羔的湖羊,从北方来到南方的大石山区落户。安徽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湖羊具有高繁殖性能,以及耐粗饲、抗病力强、耐高温高湿、生长周期短、肉质好等诸多优点,是一个短平快的扶贫产业项目。 江南乡上和村弄洪屯村民在湖羊养殖场给羊羔喂奶 如何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关键所在。 为此,大化县出台了奖补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利用对口帮扶资金,建设饲料加工厂、为贫困户饲养的肉羊提供全额购买保险等服务。 板升乡八好村“千羊万鸡”养殖场,饲养员正在给湖羊喂食 大化脱贫攻坚指挥部产业专责组韦炳谋表示,湖羊品种适应性强,适合在大化发展。目前,该县已建成县级万只湖羊扶贫产业核心示范区1个、乡级千只湖羊养殖示范园18个、村级百只湖羊扶贫养殖场29个,全县湖羊养殖量达5万只,带动群众7167户32488人发展养殖。 企业运作,放母收羔与短期育肥有机结合促发展 大化县引进的安徽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提供技术指导培训的同时,采取“放母收羔、短期育肥,母留农家、滚动发展”的模式推动当地肉羊产业发展。 百马乡百马村弄力扶贫养殖场饲养员韦永波介绍:“湖羊生长快,60天就能长到20公斤左右,本地山羊两年左右才能出栏。我们2019年引进养殖101只待产湖羊,第一批产下羊羔172只,公司按照活体羊每公斤40元左右保价回收,收入达12万余元。” 目前,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累计回收羔羊6000多只,已支付回收羔羊款492.55万元。 “放母收羔、短期育肥”养殖方式,实现湖羊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四联”养殖,以带贫新模式促进群众增收 大化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旗引领·联建联养”产业扶贫新路子,以乡村组织联引、多户合作联建、共管轮值联养、效益分配联享“四联”养殖模式带贫减贫。 百马乡党委书记潘广福介绍,县乡村三级党组织联合推动扶贫养殖场建设,贫困户利用政府产业扶贫资金购置受孕母羊以入股形式参与联建,并按照养殖场工作安排出工出力、共管轮值、联享效益。 这种合作圈养的方式,促进了就业,全县湖羊扶贫养殖场优先安排120多名贫困户稳固就业,年人均收入3万元。带动了牧业发展,发动贫困户种植玉米、牧草共1.3万亩,回收加工甘蔗尾叶等饲料2000吨。增加了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全县参与联建联养群众已获得分红共155万元,经济效益初显;养殖场产权归所在地村集体所有,村集体按扶贫养殖场基础设施投入的3%收取租金。岩滩镇协和村千只湖羊扶贫产业示范园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达5.26万元。
大化北景镇可考村饲养员在喂养湖羊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实践,肉羊产业从单一品种向多元化品种转变,产业规模从小到大,正朝着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韦炳谋说,“下一步,我们将建设冷链物流加工系统,打造全羊产业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吉贤) |
上一篇:大化:学党史励初心 强党性访旧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