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化专题 > 文章 当前位置: 大化专题 > 文章

大化汉达村:聚焦“形、实、魂” 为乡村振兴提颜增质

时间:2022-01-04    来源:网络    作者:覃文军 唐毓春 黄 辉 杨洪杰 - 小 + 大

      2021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汉达村立足库区资源优势,因村制宜,聚焦新发展理念,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形、实、魂”上下功夫,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上一条乡村美、产业旺、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

风貌提升塑形,描摹村民“新生活”

      迎着冬日暖阳,走进汉达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村道,湖光倒影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的“微菜园”“ 微花园”郁郁葱葱,一幅文明和谐、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汉达村自乡村风貌提升和“三清三拆”工作开展以来,围绕建设生态田园主线,依托后盾单位河池市水库和扶贫易地安置局援助资金1024.46万元,实施全村145户农房立面改造,在农房改造的设计上将库区移民风格与自然风光相结合,形成红、白、灰相间的特色民房;全村共拆除、清理废弃房屋及猪牛舍、乱搭乱建、残砖碎瓦沟渠淤泥等139处,建成微菜园45个、微果园10个、微花园 35 个。

      随着诸多民生项目的落地,汉达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改造升级后的乡村路、特色民房,成为了群众出行的“舒心路”、宜居“暖心房”,乡村风貌改造提升“塑形”让村屯呈现了“高颜值”。

夯实产业根基,丰富群众“钱袋子”

      12月21日,正值冬至,在汉达村钓鱼台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施工,现场一片繁忙,已铺设好的硬化路面平整顺滑。这是该村加强产业发展配套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产业兴旺是带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汉达村努力做好“特色农业+”“农旅融合+”等文章,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盈乡村产业之“实”。该村在改善村居环境基础上,将产业融合到乡村风貌提升中,发展壮大甘蔗产业,帮助群众落实甘蔗种植优惠政策,加强甘蔗种植技术指导和良种引进,扩大甘蔗种植范围,目前甘蔗种植面积达620亩,预计今年全村甘蔗收益达250万元。同时,推动汉达村鱼塘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依托后盾帮扶单位援助资金,新建成旅游民宿楼一栋、停车场一个,硬化垂钓平台1000余米等,逐步形成休闲生态观光养生为一体的特色村,预计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左右。通过休闲垂钓、民俗民宿旅游观光等,打造“休闲垂钓 渔乐无穷”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村强民富,助力乡村振兴。

乡风文明铸魂,提振乡村“精气神”

      “邻里间,如家人,少纷争,多包容……”汉达村弄才屯农房立面的一面面文化墙格外醒目。

       全村传播文明的窗口、政策宣讲的阵地、美化家园的载体,让乡村振兴之风随着墙绘文化走近了群众生活,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汉达村成立“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等,将规范民间酒席的“限酒令”写入村规民约中,狠刹大操大办酒席之风,力推移风易俗新风,大伙儿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操大办宴席之风逐步消失。同时还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村民远离毒品赌博。

      汉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韦宁说:“我村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疫情特殊时期,白事简办,红事延办或者不办,同时,通过汉达村道德评议会,评选村里文明家庭、好邻居、星级文明户等,构建和谐乡村。”

(责任编辑:吉贤)

上一篇:梁宁:保持攻坚态势不动摇 接续乡村振兴开新局

下一篇:梁宁:绷紧安全生产之弦 全面提升矿山发展治理能力

桂ICP备19007823  |   QQ:12361417@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38号广西新谊投资大厦C座10楼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5 天人文章管理系统 版权所有,授权www.gxenews.com使用 Powered by 55T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