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7 来源:柳州日报 作者:记者 朱柳融 通讯员 覃美 - 小 + 大
春意正浓,山川披绿。 地处广西九万大山腹地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怀宝镇盘荣村,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沐浴着春晖,村民挥锹铲土、扶苗填坑、踩土定植,种下一畦畦绿油油的草珊瑚幼苗。 高山藏宝,林海藏金。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曾发文力推林下经济发展。目前,我国林下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林下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近年来,柳州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阴空间优势,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培育壮大林下经济。 在森林资源丰富的融水县,林下经济作物也进入了春耕定植环节。融水县紧绷疫情防控安全弦,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在铸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下,山林里皆是动人的劳作图景,万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 点“草”成金:草珊瑚种出“致富经” “草珊瑚是一种中药材,喜阴凉,林下空间就像天然大棚,种植间隔40厘米,埋苗不要太深……”在融水县怀宝镇盘荣村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融水县林业局林下产业技术员廖耀刚一边示范,一边指导种植户。 种植户吴春花听得认真,看得仔细。“我家里种有300亩草珊瑚,还有30亩育苗基地。”吴春花笑着算了一笔账,种植三年后,干草珊瑚亩产可达400公斤,按保底价9元每公斤计算,每亩收入3600元,届时300亩产值100多万元。 盘荣村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基地采取“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合作发展模式,由合作社负责统筹农户杉木林地进行小块并大块作业,并负责经营管理,带动散户种植,农户可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怀宝镇党委书记廖映姿介绍,今年,草珊瑚种植面积将达2500亩。种植4年后,因生产经营管理成本大幅度减少,不产生购买种苗、种植人工等费用,2500亩的草珊瑚每年收入约为900万元。 “金”非昔比:多产业垒起“增值池” 盘荣村林下草珊瑚种植示范基地,只是融水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缩影。 融水县现有林地面积55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1.77%,可以用于发展林下经济建设面积大约有350万亩。为了端稳端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让绿水青山永续增值,融水县在政策、资金、技术指导、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支持。 融水县林业局局长梁太坚介绍,该县以怀宝镇、大浪镇为中心,以推动建立示范园区或示范基地为标杆,建成以灵芝和草珊瑚为主的林下种植示范基地6个,辐射带动1.13万农户种植林菌、林药面积6.6万亩,总产值达4.46亿元。 此外,融水县完成自治区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项目建设10个,完成市县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点)项目建设26个,主要是林下种植灵芝、竹荪、茯苓、中草药及林下养殖香猪、土鸡、蜜蜂、胡蜂等。 同时,不断探寻林下中药材产业链发展之路。融水县县长、林长韦贞强说,该县通过引进相关企业,重点建设桂北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及中药材粗加工中心,打造中药材的种植、仓储、加工、运输、销售到养生体验基地。同时,重视林下经济产品品牌的打造和培育,打造“苗芝王”“瑶老庚”等品牌,灵芝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金光灿烂:新模式将掀“振兴潮” 融水县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广西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等称号。融水县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已逐步从传统的林下种植扩展到多元化的发展新模式,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间旅游等齐头并进的发展之势。 在融水县民族风情旅游区——龙女沟畔海拔1100米的太阳山,黑香猪在山地里撒欢。山上种植的蓝莓、樱桃、桃、李、梨等高山果树,在猪粪发酵后的肥料培育下,正茁壮成长。 广西融水天源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锐介绍,除了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公司将搭建掩映于森林冠层的鸟巢木屋,修建穿越原始森林的木栈步道,提供休闲、静谧、野趣的森林生态度假环境。 下一步,融水县将因地制宜,建设森林生态休闲养生文化及林下中药材种植、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康养体验项目,促进森林康养与林下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林旅结合,促进乡村振兴。 “发展林下经济,既守住了绿水青山,又实现了农民增收、林业增效。2021年,融水完成林下经济建设面积80.26万亩,产值16.13亿元。”韦贞强介绍,融水依据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品种、建设布局及当地生态承载能力,争取在2022年建成5个以上的2000亩林下经济集中连片种植区域,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林下经济示范县。 责任编辑:吉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