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 - 小 + 大
盛夏的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古城村,糕点厂房内机器轰鸣。90后村党支部副书记黄敏霏正与乡亲们打包新订单。半年前,她凭借推动特色产业的显著成效,从村级后备人才中脱颖而出,被补选进村“两委”班子。“能带乡亲闯市场,全靠组织培养!”黄敏霏干劲十足的话语,正是广西深入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储备三年行动的生动缩影。 乡村要振兴,人才必先行。广西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建立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因地制宜优化培养措施,一批政治合格、素质优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认可的村级后备人才正在八桂大地成长。 为破解人才瓶颈,广西打破身份、行业、地域限制,采取“五个一批”方式——择优选拔一批、精心回引一批、公开考录一批、择优培育一批、结合实际选派一批,广纳英才。 资格审查严字当头。建立负面清单,由县级党委组织部会同纪检、公安等12个部门以及乡镇党委联审,将不符合条件者挡在门外。每个村按不低于村干部职数1∶1.5比例推选初步人选,公开公示接受监督。目前,广西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已达15万名,其中35岁以下占31%,高中以上学历超85%。 选好苗,更要育壮苗。广西将培养锻炼作为关键一环,精心设计培育路径,构建起“自治区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分批轮训、乡镇兜底培训”的四级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后备力量的政治素养和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一周集中培训,让我这‘门外汉’掌握了基层党建、集体经济、应急处置等工作的要领。”贵港市港北区大圩镇东篁村的覃有能参加市级示范班培训后深有感触。更关键的是“导师帮带制”——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县乡涉农部门干部职工、乡镇干部、驻村干部、村党组织书记中确定1—2名培养联系人进行结对帮带,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在导师、大圩镇党委组织委员胡腾飞的帮带下,覃有能积极投身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迅速成长为能独立处理村务的骨干。 好钢用在刀刃上。广西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创新任用机制,让后备人才早挑担子、快长才干。 在崇左市江州区卜利村,一座3000平方米的加工厂年初拔地而起。领办该项目的90后后备人才冯伟明感慨:“村集体注资入股,支书还帮我跑下专项贷款!”工厂生产的耳机、桌布、手套远销欧美,带动200名村民家门口就业,年增村集体收入超20万元。目前,他正推动引入壮锦生产线,让民族文创产品走向世界。 广西一方面设岗定责,要求每位后备人才至少认领1个为民服务岗,深度参与村务管理、服务群众;另一方面,用足创业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其领办、创办致富带富项目。 对培养成熟人才大胆使用,提前铺路。广西明确:可在村“两委”换届前3至6个月,将优秀后备人才增补为村党组织、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推荐担任村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负责人,使其提前进入角色。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7月17日第2版) (编辑:韦吉) |
上一篇:广西南宁出台多项措施 打造开放活力的AI人才生态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