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旅游特产 > 特优土产 > 文章 当前位置: 特优土产 > 文章

海鲜抵达!北海带货主播开启现场带货模式

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北海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记者 方晓淦 实习生 刘曦霞 - 小 + 大

       8月17日凌晨4时许,北海银海区侨港镇鱿鱼码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随着一艘艘小艇靠岸,一筐筐生猛海鲜被工人挑上岸,顿时吸引大批头戴头灯的商贩围上前看货询价。

开海次日,码头鱼市迎来大批前来尝鲜的市民游客。

       人群中,身穿橙色工作服的黄家和格外显眼,瘦高的身材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在人群中穿行。看到海鲜上岸,他赶紧打起手电筒快步上前,一番简单的验货后,黄家和很快便跟渔民达成一致,将200来公斤斑节虾全部收购。

工人将小艇上的海鲜挑上岸。

       “在开海后的前5天至7天,我们会收购渔民带回来的品相较好的海鲜来进行二次销售。主要是因为渔民不做销售,他们只想一次性把渔获出手后抓紧时间出海。”黄家和说,“开海一周后,我们的船队回来了,到时候直播间里的海鲜就是我们自己的一手货源,价格也会相对便宜。”

黄家和在查看收购的斑节虾。

       带着工人将斑节虾搬回位于码头外的店里,大伙开始分工合作:有人拿起锤子和冰锥,将冰条凿碎后打成冰渣倒入泡沫箱里;有人将斑节虾放入箱中,用冰渣覆盖保鲜;有人拎来一桶海水倒入箱中,让斑节虾保持鲜活度。

店员将包装好的海鲜摆上架子。

       “现在码头有许多电商商家,大家走的销售路线不一样。”黄家和说,“我们走的是品控路线,每次渔获回港先将品质好、鲜活度高的海鲜挑选出来,再供线上下单,其他的就现场零售分销。这种方式主要面向那些对海鲜品质要求较高的客户,比如酒店、餐厅、市场等。”

       要走品控路线,关键在对海鲜质量的把控,这正好是黄家和的“拿手好戏”。50岁的黄家和是一名越南归侨,1995年,他接过父辈的重担,开始出海捕鱼,之后又做起船队后勤保障工作,还兼顾渔获收售等。正是这段经历,让黄家和对北海海鲜的品种、源头、捕捞方式了如指掌。2021年,黄家和在鱿鱼码头外的环岛路开店,开始走上直播带货之路。

       黄家和告诉记者,他从2017年就开始尝试通过微商渠道来卖海鲜,但在2021年之前,海鲜仍以线下销售为主。疫情期间,海鲜的线下销量大跌,部分渔民开始探索通过线上方式来销售海鲜。

店员们在为网友展示刚上岸的鱿鱼。

       “我鼓励船队里的年轻人跟我一起‘上岸’,在店里、码头架起直播架尝试直播带货。经过这几年的摸索,现在线上销售已经成为与线下分销同等重要的渠道,目前线上的销量占总量的40%至50%,最多时一天的销售额可达8万多元。”黄家和说。

快递员将打包好的快件搬上车,运往全国各地。

       说话间天色渐亮,直播准备工作已经调试就绪,黄家和带着店员来到码头,开始当天的直播。6时30分,直播间准时开启,主播先带着网友们“游览”一番码头,把气氛活跃起来后便开始介绍起当天的海鲜:“手掌大的斑节虾,大家看看这虾头多紧,这是剥壳后的虾肉,非常Q弹紧实。大家拍下的单我们会马上处理,今天下午就通过顺丰发货,最快明天就能收到。”

       到上午10时许直播结束时,直播间已经收到400多个订单,黄家和赶紧带着店员们打包好海鲜并送入零下50摄氏度的急冻柜冰鲜。做完这些已经近12时,大家这才草草吃了午餐,然后抓紧时间午休。

       下午3时许,记者再次来到黄家和的店里,现场已是一派忙碌场景,店员们为急冻冰鲜后的海鲜套上保温袋,和冰袋一起装进泡沫箱里,再贴上寄件标签封好。快递员一一核对录入发件信息后,将包裹搬上货车,它们经过分拣后将被第一时间送到客户手上。

       下午6时许,最后一批海鲜被快递车接走,当记者以为黄家和终于可以休息时,他和店里的年轻人又拿起手机走向码头。

       “马上就有渔船回来了,我们要赶紧去拍点视频素材回来剪个短视频,晚上就要放到社交平台上去,这样大家周末晚上空闲时就能刷到,第二天才会来直播间观看。”黄家和笑着说。

       记者从侨港海产品电商协会了解到,16日,侨港电商商家接单量约5200单,线上销售额约160万元,最远的订单来自新疆。

       如今的侨港,越来越多的渔民走下渔船、拿起手机,主动拥抱海产品电商行业并成功转型。据了解,目前侨港镇从事海产品电商行业的商家有20多家,海产品电商带货主播400多名。2024年,侨港海产品网络销售额约10亿元。

       采访手记: 当好渔民“上岸”的“灯塔”

       凌晨4时,当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时,黄家和已经来到侨港鱿鱼码头,开始新一天的工作。搬海鲜、抬架子、铲冰渣……同样的场景,干着同样的活,唯一不同的是身份——如今的黄家和已经不是渔民,而是海鲜带货主播。

       10多年的出海捕鱼经历,让黄家和的海鲜带货拥有了可靠的专业托底。他带着我在码头一筐筐海鲜间穿行,我还没看清楚海鲜的品种,黄家和已经“看穿”这筐海鲜的“底牌”:出自哪个海域、被捕捞上船多长时间、在船上是否经过冰鲜处理……面对我惊诧的眼神,黄家和笑了笑说:“这些都是老本事了,不单是我,侨港还有很多从渔民转型的带货主播,他们也有这种本事,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线上客户选购优质海鲜,这类主播往往都能攒下不菲的粉丝量。”

       想起第一次站到手机前直播的情形,黄家和颇为无奈地苦笑着说:“作为一个老渔民,明明对这些海鲜很了解,可一站到镜头前就词穷,好在我老婆和旁边的年轻员工出言相助,要不第一次直播就被我搞砸了。”

       黄家和一句无心的自嘲,却点出了渔民走向电商行业的转型之难:这是他们“上岸”的最优尝试之一,可不善言辞、不懂受众心理学的他们,在面对海产品销售的新形式、新业态时,满腹实用知识却难以有效发挥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迫切需要政府部门或专业社会组织的及时介入,通过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班、语言表达技巧教学等方式,帮他们解决各类痛点堵点,在转型之路上建起一座座指明方向的“灯塔”。一旦走上正轨,这些日积月累的实用知识将帮助渔民在直播带货的赛道上跑出自己的风采。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一场场培训班的举行和一个个电商直播经营主体的成功孵化,越来越多的渔民成功“上岸”,正带着积累半生的海洋智慧和面对风浪时的无畏,在电商海洋里乘风破浪。(来源:北海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方晓淦 实习生 刘曦霞)


(编辑:韦吉)

上一篇:在广西北海,本土美食走向广阔天地

下一篇:没有了

桂ICP备19007823  |   QQ:869617850@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36号青湖中心1405号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5 广西新经济网 版权所有www.gxenews.com Powered by GX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