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房产汽车 > 汽车看台 > 文章 当前位置: 汽车看台 > 文章

最早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或重新回归

时间:2025-09-09    阅读: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姜虹 - 小 + 大

       日前,威马汽车宣布,将推动EX5与E5车型于本月在温州基地恢复量产。同时,威马汽车还披露了公司2025年至2030年“三步走”发展规划,表示将于2028年启动IPO筹备,2030年冲击百万辆年产量与1200亿元营收目标,沉寂已久的威马汽车正式“回归”。


      据了解,重整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简称“翔飞”)发布了《致供应商白皮书》,明确基于2025年4月份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翔飞已全面接管威马汽车四家核心公司。


      企查查信息显示,翔飞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汽车销售、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威马成立于2015年。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一度是资本市场的宠儿,累计募资超410亿元。


      但2022年下半年开始,威马传出降薪裁员、债务缠身的负面消息。2023年10月,威马汽车应用终端也出现无法联网、功能失效等种种问题。当年10月10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发布公告,威马申请破产审查,开启破产重整程序,表示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有针对性地尽早挽救企业和解脱困境”,并表示威马不会躺平,更不会倒下。


      据翔飞沟通联系人透露,威马汽车此次复工复产并非“纸面计划”,而是已有实打实的产能与市场动作。威马汽车复工复产还需完成员工招聘、供应商重组和销售网络建设等诸多工作,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同时,随着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的产品出口也面临难题。


      而威马此前负面信息不断,如停产、拖欠供应商账款、员工工资等,导致品牌口碑严重受损,难以迅速获得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任,重建品牌信任需要较长时间。此外,威马此前的全国经销商网络已大幅萎缩,重建销售渠道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当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技术战激烈,公司在品牌声量、技术储备上与头部企业存在差距,需快速追赶才能抢占存量市场份额。威马汽车需要在加快高阶辅助驾驶车型的量产,利用AI赋能研发、生产、营销全链路,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上下功夫。


      笔者认为,威马汽车复产后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烈度远超威马鼎盛时期,比亚迪凭借规模与成本优势掌控主动权,理想的销售稳定,“蔚小理”等头部新势力逐渐反超,传统自主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也非常亮眼。


      由于行业内卷、价格战常态化,市场加速向“强者恒强”集中,所以,各企业同样面临巨大市场竞争压力。


      另外,在重建品牌形象方面,通过稳定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逐步恢复消费者的信任。此外,威马汽车还计划同步重启经销商网络建设,针对老车主推出忠诚度奖励与以旧换新业务,试图通过存量用户激活市场热度。


      在缓解资金压力方面,资金缺口仍然较大,且IPO进程受市场环境、企业盈利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除了新股东初期投资的10亿元以及政府的支持外,威马汽车还需通过优化财务管理,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在恢复供应链与渠道方面,继续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解决少数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供应商的纠纷,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加强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新威马汽车将覆盖纯电与增程两大技术路线,未来五年计划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涵盖从A00级到C级的轿车、SUV、MPV和跨界车等类别。通过,针对网约车、运营及短租车辆,积极与企业、运营平台、租赁公司等展开合作,定制服务与维护客群并存。重新复出的威马汽车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实现在当下的造车新势力领域抢占自己的份额。(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姜虹)


(编辑:韦吉)


上一篇:“人工智能+汽车”创新大赛等你来“揭榜”

下一篇:没有了

桂ICP备19007823  |   QQ:869617850@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36号青湖中心1405号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5 广西新经济网 版权所有www.gxenews.com Powered by GX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