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广西区文旅厅公共服务处 作者: - 小 + 大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第二十届群星奖入围终评作品和团队名单》,广西共有6部作品入围终评,并将于2025年9月至10月参加文化和旅游部在重庆、成都举行的第二十届群星奖终评。 6部作品中,群舞《一布一生》、群舞《冷暖人心》、小组唱《姆洛甲》、客家小戏《审麻袋》4个节目进入终评,群众合唱《祈福调》《唱支山歌给党听》和广场舞《天琴姑娘梦飞扬》按规定直接进入终评。 ![]() “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全国群众文化艺术政府奖,是全国群文系统的最高奖项,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艺术性和广泛性,也是推出优秀作品、培养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展示艺术创作精品力作的重要平台,是文化直达基层的创新表达、与群众共鸣的生动体现。 广西本次入围终评的6部作品是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优秀作品中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精品,生动展现了广西深厚的群众文化底蕴与不俗的文艺创作实力,是广西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体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入围作品的精彩瞬间! 广场舞《天琴姑娘梦飞扬》 广场舞《天琴姑娘梦飞扬》的演出单位为崇左市群众艺术馆、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以壮族天琴独特的琴音编曲,融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族天琴艺术”中的舞蹈元素,将壮族姑娘的婀娜身姿与拍击银铃的独特律动相结合。表演时,舞者舞动手中象征幸福与希望的花朵——木棉花(英雄花),恰似一簇簇跃动的火焰在春日里盛放,为人们带来温暖与力量。欢快的节奏点燃生活的激情,生动呈现了当地民众以民族音乐舞蹈实现心灵共鸣、用和谐韵律传递喜悦与活力,深情抒发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 广场舞《天琴姑娘梦飞扬》 群众合唱《祈福调》《唱支山歌给党听》 群众合唱《祈福调》《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演出单位为广西群众艺术馆、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唱支山歌给党听》作为传唱不衰的经典红歌,以山歌特有的质朴韵律为载体,用简洁真挚的歌词与深情婉转的旋律,将人民群众对党的赤忱之心娓娓道来。《祈福调》是一部融合了壮族稻作文化与水乡美景的合唱佳作。作品以清澈的水色为灵感,用悠扬婉转的歌声勾勒出新时代山乡碧水青山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作品采用童声演绎,歌声极具穿透力,直抵人心,向听众传递着红色基因与民族传承的双重力量。 群众合唱《祈福调》《唱支山歌给党听》 舞蹈《一布一生》 舞蹈《一布一生》的演出单位为梧州学院、广西群众艺术馆。作品以侗族织绣为创作灵感,将与侗族女人一生相伴的织锦机化作特殊舞蹈道具,借“线”与“布”的巧妙变幻,串联起侗族女子从豆蔻到出嫁的故事。“一布”,是从素白丝线到织就嫁衣的蜕变——少女指尖翻飞,将对未来的憧憬织进层层锦缎,那渐渐晕开的五彩,是待嫁女儿藏在布底的心事。“一生”,是从闺中巧笑到披上嫁衣的成长,一针一线皆是对家的眷恋、对新生活的期盼。舞蹈以织锦为媒,既藏着侗族传统文化的温润底色,也展现了新时代侗族女子在传承中对美的新诠释,更让那方承载着祝福与期盼的嫁衣,成为连接生命与文化的符号。 群舞《一布一生》 舞蹈《冷暖人心》 舞蹈《冷暖人心》演出单位为桂林医科大学。作品聚焦一对前来就诊的年轻夫妻,以细腻的叙事风格串联起医院候诊大厅中人们的情感流转,展现从冷漠到温暖的情感转变。作品通过群舞与双人舞层层递进,刻画人物情感变化,展现人性光辉。《冷暖人心》不仅是一场艺术呈现,更是对善意与理解的颂扬,呼唤在现实中多一份关怀与希望。 群舞《冷暖人心》 客家小戏《审麻袋》 客家小戏《审麻袋》的演出单位为贺州市八步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作品以载歌载舞、风趣幽默的表现形式讲述了第一书记刘书记即将离开自己所驻乡村的最后一个晚上,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来送礼被拒的故事,从“审麻袋”中带出这些年刘书记和乡亲们发展农业,扶贫助农的一系列感人事件。通过表演,体现出刘书记作为党员干部不仅在“大德”上谨慎,而且在“小节”上没有丝毫的放纵,歌颂了当代年轻党员干部专注事业、倾心工作、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形象。 客家小戏《审麻袋》 小组唱《姆洛甲》 小组唱《姆洛甲》的演出单位为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姆洛甲”是壮族神话传说中的创世女神,歌曲《姆洛甲》表达了对她的歌颂和赞美。歌曲融入具有南宁地域特色的马山三声部和时下潮流的律动,让传统民歌元素与流行时尚元素相结合,展现新民歌魅力,具有民族性的同时更具有世界音乐流派的特点,让观众通过世界的视角感受广西原生态民歌的创新表达。 小组唱《姆洛甲》 (来源:广西区文旅厅公共服务处 编辑:韦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