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民企展台 > 领军人物 > 文章 当前位置: 领军人物 > 文章

商业航天这条路,我们走对了——京星河动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百奇

时间:2025-07-16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 小 + 大


       星河动力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往太空“送快递”的公司。我们的商业模式就是用自己研制的火箭把客户的卫星送入太空,然后收取发射服务费、运费等,主要面向低轨卫星、互联网等市场。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未来10年可能有几万颗这样的卫星要进入太空,这就给火箭这种特殊的太空运输工具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我们公司布局了谷神星和智神星一共两个系列、四个型号的运载火箭。如果对比地面的交通工具,相当于我们既有小汽车也有大巴车,运载能力从几百公斤到几吨、几十吨,未来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截至目前,完成了19次火箭发射任务,将81颗卫星送入太空,我们也成为国内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民营火箭公司。


       回顾当初选择商业航天赛道的初心,我认为,商业航天产业是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个产业是能把一个企业家的创业梦想和国家经济发展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结合在一起的特殊产业,也是一个值得航天人托付终身的产业。2014年,我国出台政策支持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从事航天科研生产活动,大力支持发展商业航天。作为一名航天人,我特别珍惜国家向民营企业开放商业航天的政策机遇。同时,我也看到商业航天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18年我毅然决定向梦想出发,成立星河动力。


       面对广阔的商业航天市场,我们一方面正在研发更大、更强的运载火箭,比如,正研制的一款火箭智神星2号,是一款大型可以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基本型运载能力达到20吨,捆绑构型运载能力达到60吨。通过模块化设计,不同的模块化组合适应低轨、高轨、深空探测等不同的航天发射任务,并且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未来随着可重复使用技术的不断完善,这个火箭也会向着智能化和航班化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以火箭技术为基础,拓展其他业务。比如,在拓展在轨服务、在轨试验等领域,计划和合作伙伴联合开展太空旅游业务,希望有机会参加国家深空探测等重大专项,利用我们的技术拓展更多商业业务,为中国的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作为一名航天人,令我们感到“大有可为”“正当其时”的时刻非常多,有两件事儿让我印象深刻。


       2020年11月7日,星河动力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一款产品谷神星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飞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第一次用民营企业的火箭把商业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当时我坐在测控大厅,看到火箭腾空而起,听到一声声“火箭飞行正常”这样的口令,最后看见卫星从火箭上平稳顺利分离出去,当发射中心宣布“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一刻,我们激动万分,深知商业航天这条路我们走对了。我也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商业航天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今年6月18日,证监会推出新政,在科创板设立科创成长层,把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准。这不仅是我一个人,整个商业航天创业者都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振奋。


       展望民营经济未来,我特别有信心。国家越来越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为我们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商业航天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共同推动了商业航天产业快速发展。


    作为民营企业家,在践行企业家精神方面,我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创新创业精神,并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把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企业才能取得很好发展。其次,应该有创新创业精神,只有敢于打破传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才能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企业自身发展利益,同时也应该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我将带领团队持续坚持火箭技术创新,研发更先进的火箭技术,持续降低航天发射成本,提升航天发射能力,希望为中国航天市场提供更有价值的航天发射服务。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家精神。

上一篇:【商会茶力量】覃钦建会员—广西建泰集团

下一篇:做更多面向未来的新产品、新技术——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

桂ICP备19007823  |   QQ:869617850@qq.com  |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38号广西新谊投资大厦C座10楼  |  电话:17776689995  |  
Copyright © 2025 广西新经济网 版权所有www.gxenews.com Powered by GX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