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09 来源:广西新经济网 作者:韦吉 - 小 + 大
广西柳州:打造西部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9月9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网讯 韦吉)广西柳州,又称龙城,是一座特色鲜明、别具魅力,非常值得挖掘和关注的城市。柳州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柳州自古便有“桂中商埠”的美誉,如今更列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和西部陆海线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柳州是一座与工业血脉相连的城市,近现代工业文明贯穿了柳州的百年历史,成为了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咬住实业不放松,坚持开放不动摇”是柳州几十年来的发展主线。柳州民情风情浓郁,自然风光素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美誉,展现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独特魅力,李克强总理曾赞誉“柳江不输漓江,柳州不逊桂林”。柳州“不靠边、不沿海”的地理位置和生态资源造就了柳州热情豪爽、开放包容的城市个性和“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 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俊康答记者问 韦吉/摄影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题词精神,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坚决打好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准脱贫“三大攻坚战”,全力推进国际通道的核心枢纽、战略支点的实业引擎、开放门户的重要高地“三大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郑俊康最后说,柳州70年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正是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它充分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题词精神。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我们将会更加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炜答记者问 韦吉/摄影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谈到优化营商环境时,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炜说,营商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就像空气一样,空气清新了才能吸引更多投资和创业。柳州历来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在2001年设立了广西第一个行政审批大厅,2015年在全区率先组建市级行政审批局,实现审批事项、审批职能、审批人员“三集中”,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近年来,柳州统筹推进“八个一”综合改革(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份清单管边界、一套制度管廉政、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号码管服务、一张通卡管民生、一站服务管引才、一包方式管培训),促进了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当前,柳州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拓展发展空间、厚植开放优势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成为营商环境最优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一是建立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我们出台了“1+13”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政策文件,突出全覆盖、高标准、可操作,搭起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框架。“1”是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明方向,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实现路径。“13”就是出台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优化”、投资项目审批“五个简化”、“一事通办”改革等13个配套文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办法,确保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实现和完成。同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16个专项推进组和6个专责小组,全面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今年,柳州大力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对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以及用水、用电、用气报装等指标进行对标对表、争先创优,着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二是实施一系列“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先手棋”,从2001年开始,柳州市共完成了9轮行政审批事项调整,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从2001年的961项减少为375项,减幅达61%,清理和取消一批不合理、不合法收费以及中介服务事项,平均每年为企业节约200万元,为企业降低3000多万元的经营准入门槛。推进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将35个部门的221项行政许可事项划入市行政审批局,实现了由一枚行政审批专用章代替原35个部门的82枚行政审批印章。从2016年起,向社会公布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合力共建多渠道、多层次、多网络的监督体系,强化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无缝衔接。 三是打出一系列服务企业的政策“组合拳”。柳州先后出台了加强要素保障、减轻企业成本41条措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政策,去年又制定了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24条措施。今年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突破年活动(企业开办手续0.5个工作日内,最快30分钟完成;备案类工程建设项目从申请办理投资项目备案开始至施工许可证核发,在40个工作日内完成,比自治区百日攻坚要求时限缩短了20%;核准类工程建设项目从申请选址意见书核发开始至施工许可证核发,在53个工作日内完成,比自治区百日攻坚要求时限缩短了11%),切实降低企业办厂和经营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从2016年起柳州积极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柳州还连续12年举办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整合实施中小企业发展各类政策,形成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传统。今年,柳州制定了促进工业稳增长10条措施,从金融、担保、创新、税费、人才、服务等多方面支持企业发展。 四是推出一批高效便民的服务措施。目前,柳州正在建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市本级在广西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638项,90%事项开通网上办理,“只需跑一次”事项比例达到96.8%,有106项已开通“一次不用跑”。今年,柳州推出了以市民为中心的一站式“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龙城市民云APP,市民只需实名注册一个APP,就可以享受民生保障、交通旅游、医疗健康等服务,通过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让政务服务就像网购一样方便,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也是关系柳州形象和未来发展的一场硬仗,全市上下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主动作为、实干担当,全力营造一流的、宜居宜业的良好城市环境。 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答记者问 韦吉/摄影 在回答如何做好将优秀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结合文章时,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介绍说,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直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促进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契机,深入打造“春花秋水 画卷柳州”城市品牌,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创新柳州文化旅游发展方式。柳州市去年率先在全区各地市中举办全市第一届旅游产业大会,今年11月还将在三江县举办第二届旅游产业大会,明年柳州市将承办自治区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大会,实现“通过举办一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打造一批文化旅游精品,推动一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是把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成为柳州旅游特色名片。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柳州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鱼峰歌圩、壮族三月三、芦笙斗马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柳州特色;突出地域文化特点打造优秀旅游演绎节目,舞蹈诗《侗》、民族音画《八桂大歌》、民族歌舞剧《白莲》三部优秀舞台剧目,曾创造了一年内同时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国家文华大奖、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三项国家级大奖的辉煌成绩。近年来三剧多次开展国内外巡演,惊艳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荣登国家大剧院以“柳州文化周”刷新国家大剧院展演先河,征服了海内外无数观众。结合旅游发展,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大型木结构建筑侗乡鸟巢推出侗族风情大型实景《坐妹》,融水苗族自治县推出实景演出《苗魅》,基本实现每晚演出,深受游客喜爱。 三是把柳州优势文化打造成为柳州旅游新名片。柳州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2007年,市属公园全部向市民免费开放,而今,全市建成区内38处市属公园免费开放,柳州境内15处4A级景区免费开放。依托工业优势,柳州积极挖掘工业文化,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柳工、上汽通用五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原棉纺厂旧厂区改建的柳州工业博物馆获得“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称号;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已开工建设。优势产业融入了新的内涵,围绕“春花秋水”主线打造的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经历了过去8年的积淀,成为柳州重要文化旅游平台,也成为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城市举办的最大型活动之一。今年国庆期间,我们将举办2019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暨水上休闲运动会,在“百里柳江激情畅游”“森林音乐节”等活动继续举办的基础上,新增“畅游嬉水狂欢周”等水上项目,还将与葡萄牙波尔图市举办“双城文化交流周”活动。欢迎各位媒体朋友国庆期间再来柳州,共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
|